非物质文化元素是我国不同民族的文化记忆,非物质文化元素是人类口耳相传的无形的活态文化,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元素不仅是一种保护非物质文化元素的行为,也是一项蕴含着政治意义的工作,将其与高校教育全面融合能使非物质文化元素的教育价值得到发挥,全面提高高校课程教学有效性,并在育人的过程中实现对非物质文化元素的弘扬。将非物质文化元素融入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实践需要使其全面贯穿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以非物质文化元素为教学主体,并借此对课程结构、教材体系、教学方法等作出调节,使非物质文化元素的育人价值充分释放。广西地区非物质文化元素丰富,将其与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实践展开融合意义重大,不仅能培养更具文化素养的环境设计人才,还能使广西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得到促进。
【资料图】
广西非物质文化元素种类
桂南采茶戏
桂南采茶戏是广西非物质文化元素中的一种,其诞生于清代中叶,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桂南采茶戏最初是以采茶为主要内容设计的歌舞表演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桂南采茶戏形式与内容逐渐发生变化,现阶段桂南采茶戏内容增加了开荒、点茶、采茶、炒茶等情节。如今广西地区流传的桂南采茶戏形态已经十分丰富,且能够通过采茶戏反映当代农民的生活环境与状态。桂南采茶戏于广西东南地区的梧州、南宁等县区流传更为广泛,且其于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也是广西非物质文化元素的组成部分,且其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具有巨大的影响。侗族木构建筑营造计始于魏唐时期,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使用这种方式建造的建筑物包括鼓楼、寨门、凉亭、木楼民居等。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具有十分丰富的种类,且迄今为止仍然在使用古代干栏式建筑特征,这种建筑营造技艺作为广西地区传统建筑表现出极高的工艺价值与育人价值,将其融入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实践有利于丰富学生视野,使学生了解更多种多样的建筑形式。
壮族织锦技艺
壮族织锦技艺具有十分明显的工艺价值,壮锦是一种工艺美术制品,同时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壮族织锦技艺能将中国少数民族纺织技艺的特征表现出来,为中国少数民族纺织研究提供原材料。将其应用在高校专业课程教育的过程中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具有极其重大的作用。壮族织锦技艺是一种传统手工技艺,其能有效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丰富专业课堂,增强课程趣味性,其于2006年5月20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物质文化元素教育价值分析
弘扬优秀民族文化
非物质文化元素代表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人民的智慧结晶,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将其融入高校教育工作,不仅能将其巨大的人文价值体现出来,还有利于推动中国现代文化建设,对增强我国软实力与核心能力具有关键作用。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融合非物质文化元素展开人才培养工作能使人才文化素质得到增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助高校教育工作实现传承与发扬,在不断增强人才民族自信心的同时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怀,并在人才输送的过程中实现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
增强学生民族自信
将非物质文化元素全面融入高校专业课程教育还能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与民族认同感。非物质文化元素不仅具有教育价值,其还蕴涵着十分独特的文化魅力与历史价值。在高校专业课程教育过程中融合非物质文化元素能使非物质文化元素借助高校教育实现传授与教学,使高校学生更全面地了解非物质文化元素内容与特征,从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与民族认同感,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由此可见有效发挥非物质文化元素育人价值能更好地借助传统文化,推动社会发展。
促进景观保护与传承
将非物质文化元素融入高校教育还能全面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现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正在面临一些挑战,尤其在社会现代化发展中体现得更加明显,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灵魂,借助高校教育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逐渐体现。高校不仅可以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发挥非物质文化元素的价值,还可以借助教育扩展非物质文化元素宣传范围,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价值与意义,并进一步促进对非物质文化元素的保护与发展。
广西非物质文化元素融入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的意义
增强空间文化内涵
环境设计对学生审美能力具有较高要求,学生需要根据自身想法进行整体风格的设计与创建。若想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就需要教师不断增强学生空间文化内涵。有效融入非物质文化元素能使学生空间感得到锻炼,使学生掌握更多传统元素,在进行环境设计的过程中合理应用这些元素丰富空间层次。非物质文化元素不仅能使空间层次感与质感得到增强,还能使学生设计的作品更具民族感,并在设计风格的同时考虑环境的舒适度。由此可见,将非物质文化元素融入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能使环境设计更具魅力与独特性。
提高设计深度
将非物质文化元素融入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实践还能使环境设计深度得到提高,使设计的层次得到增强。在充分融入非物质文化元素后,学生能够利用更多元化的元素进行环境设计,提高设计的多彩性,使空间设计更具情感性。比如学生可以在进行纪念馆环境设计的过程中融合历史画作,通过有效的环境设计使参观者感受到历史沉淀与中华传统文化。这种形式的环境设计更具艺术性,学生能在实际进行环境设计时融合中华传统文化元素,更深入地了解文化背景,从而塑造巧妙的空间与氛围。
广西非物质文化元素融入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实践路径
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元素 引入课题
高校在开展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的时候,应适时将非物质文化元素相关知识加入教学课程体系当中,适应社会发展之需要。若想使广西非物质文化元素实现与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实践的全面融合还需高校教师充分挖掘广西非物质文化元素,并注重对这些内容与专业课程内容的融合,从而借此进一步充实环境设计课程资源,将环境设计的民主性、综合性特征充分表现。高校教师可以利用广西非物质文化元素进行课题引入,借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意识得到激发,在培养学生环境设计专业能力的同时培养其成为传承和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人才。教师应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挖掘和研究力度,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变化后的课堂环境。全面融合广西非物质文化元素还能促进环境设计课程改革,使学生从更多角度了解环境设计的内容,丰富学生视野,实现教学创新。
以专业课程与活动为载体丰富融合教育效果
在融合非物质文化元素展开专业课程教育的过程中高校需注意以课程为载体落实传统文化教育。高校可以在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融合非物质文化元素展开教学,将非物质文化元素中与专业课程相关的内容进行融合教育。也可以借助非物质文化元素进行课堂举例,使学生通过了解非物质文化元素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增强学生对非物质文化元素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民族文化自信。高校也可以以活动为载体创造更多元化的非物质文化元素教育体系。高校可以在学生日常教学的同时组织一些有关于弘扬非物质文化元素的活动,需要将其建立在专业课程体系上。比如可以组织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非物质文化艺术讲座等,借助这种活动形式丰富学生学习内容,创建多元化教育形式,在不断拓展学生眼界的同时,使学生领会到非物质文化元素的内涵与魅力。
结合非物质文化元素设计实践教学活动
环境设计专业自身需要充分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将非物质文化元素纳入到教学目标当中,是大势所趋。因此,高校及教师应积极改变及完善实践教学活动。高校可利用自身资源为学生赋能,与各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展开互动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机会。此外,高校也可聘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让学生与之进行零距离接触,感受其制作流程及传人所具备的工匠精神。学生与之交流学习能够为学生提供最新的一手学习资料,但因传人没有教学经验,需要教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身旁进行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引出学习问题、解答问题。在此期间,教师也增进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再次认识。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应积极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对于环境设计专业的重要性,不断完善自身教学理论。在高校的教学体系改革以及教学内容完善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要想更好地完成环境设计与非物质文化元素融合的目标,需要不断强化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可以引进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人进入高校开展讲座,弥补高校师资团队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不完善的问题。利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禁止空有理论没有实践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高校为教师提供社会资源,定期将教师送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知识储备量,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以上,想要提高师资队伍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力度,无非是将教学主体教师和客体目标非物质文化遗产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产生的两种解决提高师资队伍建设的两种方案。
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设计工作者在构建工作想法时需要借鉴的重要参考材料之一是非物质文化元素。高校应积极领略目前社会发展现状及趋势,深层次了解环境设计工作者的工作动态及流程,充分利用马恩否定之否定规律来不断变化地看待环境设计专业工作及教学的发展。高校及教师应在充实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体系以及提高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提起学生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树立起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更好地培养学生成为下一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靠接班人。
【基金项目:】
1.2021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广西非遗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21KY1711)
2.202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广西非遗元素融入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实践模式的创新与研究》(项目编号:2022JGB5)
(作者:余斯婷,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副教授。)
来源:光明网
Copyright @ 2015-2022 快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豫ICP备20009784号-11 联系邮箱:85 18 07 48 3@qq.com